淘气堡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 章节目录 第420章:背井离乡
    “这是违背祖制啊!科举承袭千年,事关大明国运,陛下怎能如此草率改动?

    大明读书人寒窗苦读数十年,八股论文何其精妙?不会做八股文,凭什么做官?”

    “得了吧,八股要是不考才好,八股除了让你写文,还能干啥?”

    “本公子就说你没那天分,你就不适合为官,八股绝对是最公平的应科。”

    这个时代的读书人,脑子绝对不笨,仅仅是报纸中的一个新名词,这群读书人就已经开始分析出大体意思。

    虽然他们不懂文凭是什么东西,但带着皇家,又有国家管理,稍微从字面意思就能理解他的含义。

    家底殷实的,这会已经在考虑,怎么托关系,打听这事和弄到那個什么文凭,能赛钱的事,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事。

    至于家底不殷实,也在开始考虑着,要不要去倭国做辅助官,毕竟有钱有地有铁饭碗拿,还能转回大明做正常县官。

    什么,仗都还没打起来?那不是他们考虑的事,倭国,不足为虑也。

    一群人讨论着的时候,位于城中的高音喇叭也开始进行了广播,配合起卖报员的传播。

    【这里是大明广播电视台,这里是大明广播电视台,现在是京师时间九点三十分。

    下面播报最新广播,今日重点内容,伟大得崇祯皇帝陛下,于山东巡查百姓民生期间,获知大明驻高丽……】

    大明北方和福建的气氛,从报纸发行开始热烈起来,而广播系统开始启动的这一刻,整个北直隶,山西,山东,河南,辽东,福建,更北边的奴儿干行都司部分区域。

    上千万人都通过插在各县的广播站,关注起这次与大明上下息息相关的事件,无论是贩夫走卒,还是官员书生,议论得都是广播中,这场仗打了有啥好处。

    尽管有不少书生觉得,作为上国不应该去欺负藩国,甚至有觉得不应该收高丽钱的,终究舍己为人的只是小部分。

    大部分人一边讨论着正义支持券,倭国土地风景,辅助官员岗位,一边看着报纸上的倭国彩照,富士山的雪,想办法搞出几两银子买田,还不如直接等皇帝发,不花等于白赚几两银子,还不用离开熟悉的村子。

    叫大柱的自耕农被说的也是脸色有些发红,这年头,背井离乡不是问题,要是故意抛下祖地父母,那可就是大罪了。

    “害,你们这说的,在哪过日子不是过?我娘他们完全可以带个衣服过去祭奠,我就不信顺着衣服她找不到我。

    对于你们来说,一人三亩田已经很满足了,同样,我也觉得三亩地不少了,毕竟我家现在都才十一亩。

    不过我这些年还留着几两银子在远方亲戚那,虽然不多,但也能在倭国当大地主了,这等机会怎么能放过?

    还有,俺家才四个人,最多能分个十多亩地,可只要去了那边,以我卖了家产的积蓄,随便就能买个八十亩地。

    再拿着朝廷补贴的回购银,我马上就能变成跟李财主一样的大地主嚯!

    而且,我家娃娃还可以读书识字,哪怕不是进学堂,可陛下总不会食言吧?你们呢?你们总得为娃娃想想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

    大柱结尾这句话,瞬间就击中有子女的几个佃农心中的软肋。

    在没子女之前,他们心中最大的羁绊,就是活着和父母,但有了子女之后,他们的心中最大的就是子女。

    佃农这辈子有机会让子女读书识字,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吗?所有人都知道,可能性不大,但如果有机会,望子成龙的父母可以舍弃一切。

    “如果八十亩,就是八两银子……这……可惜了,俺也就剩些粮食了,连几亩地都没有。”

    “还是大柱你们好啊,父辈和主家有来往,守住了家业。

    我们这些,也只能等娃娃长大,以后生活好起来,可能孙子有机会了。”

    “当今陛下圣明啊,又是减税又是定赋的,要不然,也不用等娃娃长大了,我都去投奔那些义军了。”

    “你活够了啊???这话也能说吗?”

    八两银子买八十亩地划算吗?不用问,每个明朝人都知道他很划算。

    这个价格,就是明初都做不到,虽然朝廷分田是免费的,还足足有人均三亩,原本他们是很满足,但有机会尝试良田百亩,谁愿意放弃?

    只是他们知道这个价格很划算也没用,佃农佃农,身上能掏出二三两银子佃农少的可怜。

    “其实你们要去倭国,倒不是没办法,要去倭国的,重新分配的田产都会被朝廷回购,一亩田也能有一两银子了。

    只要咱们找主家求求情借钱,到时候朝廷收回田,再还给主家就是。”

    “对啊!!!”

    “只是主家会借吗?”

    “你还真想去啊?我可不去。要去你们去,我就在这待着了,皇帝分的那些地,够我一家生活了。”

    “为了娃娃,去倭国又何妨?”

    “我也是。”

    大柱和两个佃户志向相同到了一起,剩下的自耕农和佃户们,则没有那么大的决心。

    背井离乡,在这个交通不便的时代,始终是需要勇气的。

    京师热烈讨论着倭国之战的时候,汉城方向,李倧坐在宫中,拿着卫星电话正在发呆。

    卫星电话的待机小红灯,在他瞳孔中已经持续亮了几个小时了,他的脑海中疑惑越来越多。

    这么一个盒子,就拉着两个长条条,他是怎么做到能够跨越万里就通话的呢?

    他也尝试让宫中的匠人用木头雕刻了一个,可根本没用,那些木头雕刻的东西,不过是徒有其形罢了。

    就连两个长条条,宫中的匠人都直言,只是一天时间,不可能做出完全一样长,且一样粗的一只细铁条,要一个月以上的时间,慢慢去磨。

    更不要说那个可以发光的珠子,根本不是简单的夜明珠,工曹的老吏员看后都说,这种透明又明亮的东西,不似人为的。

    “大王,大王?”

    “嗯嗯?何监回来了,都通知到了吧,可有没在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

    听着乘传色内仕上前呼叫,李倧回过神来后,一边询问一边看向内仕,只是眼睛突然发现一个小黑点在内仕脸上,周围还一圈阴影。

    “何监。你的脸上,怎么会有个黑点?诶,他怎么还在移动?!!莫不是妖兽?”

    “大王,什么黑点啊?小臣脸上可有虫子?”

    被李倧盯得头皮发麻的内仕,赶紧用手摸了摸,却发现什么都没有。

    李倧恐惧的看着黑点被阴影包裹,正在内仕附近转悠,慢慢也发现了问题,他伸手在眼前遮着,清楚的看着一个黑点。

    再闭着眼睛,这次,黑点变成了红点,非常的明显,眼睛也微微疼起来。

    “快传御医!寡人眼睛有疾了!寡人眼睛有个黑点,快传道士僧人。”

    “王尚膳!速速去传御医进宫,就说大王眼睛看物有黑点。”

    “是!”

    听着承传色内仕的话,尚膳太监虽然品级更高一点,但还是老实的离开了。

    比起正二品的内宫官职,能够通传圣旨的承传色太监,才是李倧真正的心腹。

    李倧缓了一下,看着眼前的黑点似乎稍微小了一点,阴影也没那么宽了,不禁松了一口气。

    “陛下,御医还有一会到,您现在眼睛疼吗?需要上床歇息吗?”

    “暂时不必了,刚才问你都通知没有,你还没回答寡人,快说。”

    “回大王,小臣已经将陛下接到上国皇帝亲自拜托,天朝上使明日乘坐飞机前来督战的消息,告诉了议政院和六曹判书。

    只有礼曹判书大人不在衙门,小臣已经让人去寻找了,此外,领议政崔大人得知上国天使要来,让传信内人带信,请求入宫见大王商议。”

    “嗯,是该让他来与寡人商议,还有,继续全城,不,城外也要派人通知。

    一个时辰后就要开朝议,尤其是礼曹所有人必须到,现在传崔议政进来。”

    “小臣领旨。”

    内仕离开后,李倧看着眼前还是微微有个黑点,甚至凝实了,不禁有些恐惧,自己的右眼中,不会一直都有这黑点了吧?

    值守的御医就在景福宫外,不到一刻钟后,就衣装凌乱的背着药箱跑到正殿。

    喘着气听李倧讲完具体病症后,御医翻着李倧的眼皮。

    “大王可是刚才直视了天日?或是一直观看烛火?”

    “未曾,寡人一直都在殿中看着上国的神器。”

    “奇也,大王这症状,似是直视火日之伤,无大碍,臣给大王开一些清目养心的方子,待晚间再看看。”

    御医带着奇怪,一边开药,一边询问李倧的动态,实在没有所获,才离开。

    又过了两刻钟后,开始左右研究卫星电话,甚至忍不住按动按钮,只是没人回应的李倧,正在无聊之间听到了脚步声,赶紧坐端正整理胡须。

    “见过大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

    “李爱卿快快免礼,金尚居,赐座。”

    “谢大王。

    大王,臣听承传色内仕传旨,上国天使明日将至,无论来的是上国哪位大臣,事态紧急,还请大王尽快安排民夫修缮迎恩门,安排国宴准备。

    三月前上国天兵护送世子回国,上国将军经过迎恩门就曾言说,迎恩门破旧不堪,似无人修缮。

    上国武将天兵不在乎这些虚礼,可上国文官来了却不同,礼数不周,恐惹祸端,回去若是说些不好听的话就麻烦了。”

    “崔议政所言,寡人已经考虑到了,并命人去通知工曹金判书和礼曹全朴书,想来半个时辰后,他们就都会来,此事倒是不必担心。”

    李倧点头赞同道,明朝人来高丽,如果排场不足,惹得明朝不高兴,他现在也发怵。

    “呼,大王深思熟虑,臣不及也,如此,有了一晚准备时间,应该来得及了。

    大王,上国天使此次是来的,是何等官职的大臣?可是上国兵部尚书?又有哪位将军?”

    “据上国内仕王承恩传话,此次过来的,是上国国师陈烨,东阁大学士,太傅孙传庭,兵部尚书,工兵军团总指挥陈新甲三人。”

    “嘶……上国何时有的国师这个官职?又是几品?还有孙宰相,上国竟然如此重视此次大战。”

    崔鸣吉一阵凉气抽起来,这个阵容有些太强大了啊,陈烨能够排在,一品的太傅前面,还带个国师这么刁的称号,不用想也知道其地位。

    大学士首辅就是高丽人心中的宰相职位,高丽的臣子,没谁不想去坐上国这个位置的。

    反而是陈新甲,在两人面前显得有些微弱,加上崔鸣吉自己就是高丽一品的领议政,所以看不上陈新甲这个正二品的大官。

    鸡头也是头嘛,高丽再弱他也算是做到了高丽的宰相。

    “所以寡人才会如此急切召集众卿,崔爱卿,你说,上国此次为战如此急切,两个一品大员亲自督战,兵法可有此战法?

    四十九年前,上国救援我国的时候,也不过是派了兵部尚书,如今上国有了更多神奇的东西,却如此重视。”

    “大王,臣猜测是上国皇帝,对我大高丽恐有窥探的心思。”

    李倧面色平淡,看向崔鸣吉,到这,他有些相信崔鸣吉了,如果崔鸣吉真的心向明朝,是不会说这番言论的。

    “何出此言?”

    “大王,倭国论实力,只是与我国不相上下罢了,上国前次支援了十多万人大军,便与我们合力击溃了丰臣秀吉的大军。

    上国军队相比五十年前更加精锐,且有可以投炸弹的神器,但上国使者还是如此高调,其中必然是心生暗区。

    如今朝廷刚刚答应了上国五百万的军费,正是上下非议之时,上国此时以高官内臣前来,必然有所目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成了崇祯的供应商】  【】

    “寡人也是这么认为,等到上国来使的消息传出去,恐怕心向上国的人,都会与他们暗中往来。”

    “大王,此事宜疏不宜堵,况且,也可以趁此机会,肃清内部。”

    崔鸣吉正色说道,只是看着李倧真诚的眼神深处,还有些其他味道。

    “崔议政,寡人一直都知道,你是最忠心寡人的。”

    “臣是高丽人,自然心向大王,上国就算再富饶又如何,不过是异国他乡罢了。”

    “好!!!”

    李倧高兴的喊出声,崔鸣吉的忠心,让他忐忑的心总算安定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