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堡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从四合院开始的旅行 > 章节目录 第二百章 县衙
    可挂在大门正上方的匾额,却是缺了一半。

    然后是大门的2扇木门,看上去就是两片烂木板。

    王立冬怀疑要是开门时用点力,这两片门板就会立即散架了。

    “先生,匾额怎么缺了一半,这可是县衙!”

    赵立功也有点纳闷,上次来的时候还是一整块。

    “少镖头,您来了。”

    突然大门被慢慢打开,接着从门缝里出来一人。

    听这声音就知道是自己的小厮林剑。

    昨天王立冬就派林剑提前赶到了这里。

    主要是让他过来清理一下内宅,免得自己今天过来后没地方住。

    “林剑,怎么就你一个人,没其他人了?”

    “少镖头,整个衙门今天就我和李大根两人,还有四五个人今天还没到。

    李大根,还不拜见县丞大人。”

    随着林剑的话落,门里又出来一个长得矮矮胖胖的中年人。

    这个叫李大根的穿着一身黑色皂服,话的声音很轻,但在李大根耳里,却像是惊雷般的炸响。

    这一手立即把他的一些小心思都炸没了,知道眼前这位虽然年轻,但武功非常厉害,不好惹。

    于是听话的起身,和林剑两人一起小心翼翼的打开了两扇破门板做的大门。

    看到这情况,王立冬对着身边的赵立功道:

    “等会先找个木匠过来,把这门先修一下。

    然后找人做两扇新大门,记得做的结实点。

    一个县衙的大门,就两破门板,太不像话了。

    对了,还有这匾额,也做块新的。”

    赵立功忙劝道:

    “恩公,你刚上任,所以不知道里边的道道。

    听说这座县衙从太祖朝开始,就没修整过,

    只要不塌了,就千万别换新的,这叫做‘官不修衙’。”

    王立冬虽然没做过这时代的官,但在后世也听说过这句话。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朝廷为防止官员贪污腐败,制定了专门法律,其中明文规定“(各级官府)不得修缮衙舍”。这是四海国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官员不得擅自修缮衙门屋舍,以防当差官吏以修缮衙门为由,进行贪腐活动。

    自宋以后,便真正形成了“官不修衙”的定制。一旦有官员提出了修缮衙门要求,不仅容易给上级留下奢侈浪费印象,在吏部考核中处于不利地位(修衙是政评减分项目),还很可能被巡按御史扣上贪污受贿、不廉洁的大帽子。

    王立冬不屑道:

    “那些官场的陋习,在我这又不适用,我又不靠考评升官。

    换了,万一哪天坏了砸到人就不好了,即使砸不到人,也会砸到花花草草。”

    说完就让李大根在前面带路,并让他介绍一下整个县衙的情况。

    见到恩公的态度后,赵立功也就没再多嘴。

    而且觉得王立冬说的有点道理,连屁股底下的官位都是花钱买的,还在乎什么名声。

    接下来众人就跟着李大根把县衙看了一遍。

    整座县衙面积非常大,估摸下来起码有三四千平方大小。

    分为正堂,二堂和内宅和花园。

    小花园里边,竟然还有几座房子。王立冬进去看了下,是两间卧房和一间书房,不知道是哪任县令下令建的。

    他仔仔细细屋里屋外都看了一遍后,越看越喜欢,这里的环境可比内宅那好太多了。

    于是对着林剑道:

    “今后我就住小花园了,这三间房你马上安排人都打扫一遍。”

    林剑听后马上心里发苦,没想到少镖头好好的内宅不住,非得住什么花园。

    “少镖头,今天可能来不及打扫了,人手不够,只能明天搬过来了。”

    王立冬这才想起,林剑这次过来只带了一个打下手。

    林震南夫妇的意思就是每天下衙后,就回镖局住。

    所以这方面就没给他安排人手。

    “你去找牙人,买几个丫鬟小厮,以后你就是后院的管家了。”

    “多谢少镖头,我马上去找牙人,保证今晚您就能住进来。”

    此时林剑的脸上,哪里还看得到刚才的苦闷。

    一张小脸笑的,不知道的以为是捡到了几两银子。

    成了管家,就意味着自己成了少镖头的心腹之人。

    而且以后就不用做杂活了。

    他忙屁颠颠的朝衙门外走去。

    昨天一天下来,他早已把附近都逛了个遍,哪里有牙行他是记得清清楚楚。

    接着王立冬就和手下的4位师爷、三位捕头一起开了个小会。

    古代的官他虽然没做过,但府衙专门发了一本‘新官轨范’给了王立冬,这本手册的内容,其实就是官员新手指南。

    让第一次做官的官员明白自己上任后,应该做哪些事情。

    王立冬也翻过,觉得挺实用。

    当然有一些程序,他也没做,直接跳了过去。

    例如,新官上任第一天需要去到城隍庙祭拜,接见当地士人、豪绅.......等程序就直接省了。

    王立冬安排几位师爷,按着新任官员需要交接的三十一项查清楚。

    诸如房屋有多少?钱粮有多少?马匹有多少?犯人有多少?仓库有多少东西?

    安排完工作,王立冬就打算出衙门逛逛。

    看到王立冬要走,三位捕头中年龄最大的蔡捕头出声道:

    “少镖头,这次一共跟来了12位兄弟,可这点人手根本不够,缺的怎么办?”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