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兵来了!朝廷的援兵来了!”
一时之间,乐陵城头上遍地高呼,人声鼎沸。
此时此刻,乐陵城内的主将,便正是横海节度使朱执信,闻言在第一时间便是冲上了城头。
横海节度上下,此番皆是损失惨重。
先前,由横海军内部而生的军乱,已然是给了横海军重重一击。原本横海军的许多建制,不是成了叛军,就是被叛军所打扫。
好不容朱执信等人回过神来,准备调集军队来全力进行镇压,但不想军队还没有完成集结,一直虎视眈眈的燕军却也顺势南下,形势顿时就更雪上加霜。
猝不及防之下,对于燕军的攻击,横海军各部简直毫无还手之力,迅速就被消灭击溃。
也算是朱执信还能当机立断,眼看横海军上下士气低落,军心溃散,面对锋芒正盛的燕军完全没有一战之力,便直接放弃了对南下燕军的阻击,将各部残军全部后退收拢,聚于乐陵城内。
如此,算是勉强保住了一万人马。
原本燕军入侵,横海军如果抵挡不住,便是要按照计划坚壁清野。
眼下横海军自然是没有办法再去执行这坚壁清野的计划,不过朱执信却也不是什么都没做,至少乐陵附近乡镇村庄的百姓都被迁入城内,在尽可能的减少周国百姓损失的同时,也算是增强了乐陵城的防御力量,在此过程中,朱执信甚至还得到了五千余州兵和团练,极大的补充了横海军的损失。
州兵还算朝廷养着的军队,乃是地方军队,归各州刺史直接执掌。
每个州都有州兵,不过人数都不算太多。
未语周国中央的州县,因为没有直接的兵灾危险,所以州兵的战斗力普遍都是地下,一般只用于缉捕盗匪、弹压乱民所用。
不过边境的州县情况不同,时刻面对着战争的危险,因而即便是地方州兵,也有一定的战斗力,其士兵中有为数不少,都是从各个边镇节度退下来的镇兵担任。
譬如此刻乐陵城内的州兵,便是如此。
至于团练,和州兵有不同。
周国的团练,并不属于周军的体系。
团练,简单的说,就是地方的豪强地主,为了守护自家利益,或者保护本地的一方安危,而由民间自发组织的军队。
对于团练,周国朝廷规定,只准许在位于战争频发的边境前沿州县设立。而团练的设立,朝廷是既不出人,也不出钱,完全由地方自己来进行筹建。
但是团练筹建完成之后,不仅需要在朝廷报备,其指挥主将,也是需要由朝廷派遣。
乡里县里,若只有几十、几百人的,由州府报备、县衙指派就可。超过千人,便需要上报到枢密院了,其将领和指挥权限,也大多交由所处节度军镇统一指挥。
乐陵城中这五千人,其中属于郡兵,只有两千,其余三千便都是团练。
……
乐陵城头,朱执信看着越来越近的黑色玄龙旗,心中激动异常,一时几乎都快要哭出泪来。
朱执信其实还不到五十岁,看着身材也有武人的魁梧,但此刻却是满头的灰白。
原本的他自然不是这幅摸样。
他最开始成为横海节度使时,也是意气风发,后来虽然因为应对处理宁王余部的事情,被磨灭了一些意气,但至少一个月前,还不是这般蹉跎的样子。
可就在这短短月余的时间内,横海军接连遭变,先是内乱,又遭敌袭,连番打击接踵而来,便是再强大的人也未必能够承受的住。
先前在燕军最开始的进攻之中,为了保存实力不被燕军全部消灭,朱执信便已经耗尽心血,等到终于带着万余参军,退守这乐陵城之后,朱执信却也依旧不敢大意。
乐陵城只是一座县城,而不是真正的军城,不论是城防还是城内的军械物资,都差了许多。以此来抵御燕国大军的进攻,几日活还勉强可以,可时间一长,又岂能一直坚持下去?
朱执信即便不算军中名将,但也是老帅宿将,对这些又岂是不清楚?
只是,乐陵城虽然不是进行防御作战的最佳地点,但他总不能再继续的王后退下去了吧?再退他们就要退出横海三州了,那可就是真正的不战而逃。
损兵失地,朱执信已然成了罪人,若是在再不战而逃,即便朝廷和皇帝不治他的罪,朱执信自己怕也是没脸再活下去了。
当然,随着燕军围城,兵临乐陵城下,朱执信看着燕军的强势兵锋,一时也是陷入绝望之中,心中已然是做好了战死殉国的准备。
在朱执信看来,若能战死在战场上,也不失为一种解脱。
此刻的朱执信已经是罪责深重,少不了要受责罚。此番朱执信若是不死,名声尽毁倒是其次,其后追究责任时,说不定还要牵累家人。
不过如是力战而死,情况或有不同。
非仅仅是周国朝野,现时的中原汉人,都有人死为大之念,纵然是身前有再大的罪孽,一死也足以抵消了。而他若是战死沙场,那更是为国殉死,到时候朝廷如何评价其能力且不谈,不过一个忠贞评价,想来也是不会吝啬。
而得这么一个评价,至少其妻儿家人的安危就不用太过担忧了。
如此想来,真就战死了倒是挺好。
可是接下来燕军的围城却是让他失望。
燕军虽然兵锋强横,将乐陵城给团团围困,但是却并没有进行强攻,只是每天以投石机进行远程攻击。
投石机的连番轰砸,对于乐陵城而言,自然也是破坏和伤害极大,甚至还要强过大军强攻。
不过与朱执信而言,失望却还不仅于此。
若是被投石机砸死,也算死于敌手,自然就也算殉国。不过被落石砸死和血刃敌军最后力战而亡,相比起来,前者终究是少了几分铁血激昂,而反多了几分窝囊之气。
这让朱执信就有些不甘心。
不甘心便是不愿意就死,不就死那自然也就要继续活着应对眼前的煎熬和困局。
于是朱执信便是在乐陵城内困守了下来,一连十余日,日日操磨,让朱执信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的苍老下去。
不过十天,但是和月前比较起来,朱执信简直就像苍老了十多岁一般。
此刻,站在城头上,看着远方周军的玄龙旗帜,朱执信心中依旧有着苦楚不甘,但此刻更多的却还是激动和振奋,只觉得这十余天终于没有白熬,总算看到了一丝希望。
朱执信日夜煎熬了十余日,几乎日夜无念,吃喝也是没有问胃口,原本其实便是硬撑。
此刻看着援兵到来,他心中骤然松懈,吊着的一口气竟然就断了,前一刻还在大小,下一刻竟然白眼一翻,直直的就倒了下去。
朱执信的身边还有着包括乾宁军主将陈思华在内的十几员横海军大将,见状自然也是吃了一惊,当下一边是七手八脚的将朱执信给抬下城去,一边又是大声的招呼一关。
顿时好不混乱!
……
就在乐陵城头因为节度使朱执信的晕倒,而又陷入混乱的时候,老将田嵩所率领的左右卫精锐骑兵,已然呼啸而来。
田嵩所率领的左右卫骑兵,共计六千人,一路奔袭过来,直奔乐陵城下。
在田嵩所部的左右,远远的跟着两支燕军骑兵,自然就是之前被慕容恒所排出的去阿石台和段实力两部骑兵。
周燕两军虽然都有骑兵,但两军骑兵之间,区别其实还是很大。
燕国乃是鲜卑人建立的国家,发迹于草原上。游牧民族的鲜卑骑兵,对于防护措施远远不如速度和机动性看重。燕国骑兵脱胎于鲜卑骑兵,自然也就继承了这特性。
现在的燕国,骑兵虽多,但绝大多数都是轻甲骑兵,甚至是无甲,重甲骑兵几乎没有。
当然,这原因也是复杂,源自于鲜卑骑兵的。重视速度和快速机动的作战思想还只是其一,燕国资源的短缺自然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在燕军而言,骑兵的战马和兵员都相对容易获得,毕竟燕国的半数人口都是游牧民,不论是养马的能力还是骑马的能力,几乎都是天生。
而与之相比,打造马具和骑兵护甲就要耗费的多,皮甲轻甲还好,至于那重型的甲骑具装,一套下来的耗用,估计就能抵得上好几个骑兵,对于燕国而言是在是不划算。
而且,即便咬牙拿出这钱来,以燕国的工匠水准,能不能造的出来,又是另外一回事。
所以眼下的燕军骑兵,大多便是轻甲。
但与之相比,周军骑兵的情况,就不一样了。
周国虽然也有专门的养马场,养着大批的战马,但是若论战马数量和获取,终究还是不如游牧民族那般容易。而且将一个汉人的农民,培养成精锐的骑兵,这过程也是十分艰难。
故而,相较于配备铠甲的巨大耗用,周军对于骑兵本人以及所配战马就要更为看重。当然,这也是周国国力强盛,工匠的水平也高,足够支撑这消耗就是了。
所以,单从装备防御力而言,即便同样都是轻骑,周军骑兵的防护也是要远胜于燕军骑兵。更不用说,周军当中,还有着一批精锐的重装骑兵,那铠甲的防护就更是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