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堡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一帘风月挂九重 > 章节目录 第140回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这块令符是父亲豁出脸皮进宫求的。

    在姑父面前说她在乡野间长大,无法适应贵族子女的相处方式。生怕哪日她不知天高地厚闯出大祸连累整个侯府,不如现下将她放逐,永居丹台山为妙。

    太子妃是元昭的表姊,邀她赴宴本是一番好意。是元昭不识抬举,出言咄咄逼人扰了太子和太子妃的宴席。

    父亲还说,她自知不擅长与人相处,本不想来的,又不好拒绝太子妃的邀请。结果,不仅真的闹出风波来,还连累乐安公主一同受罚,让侯府深感愧疚。

    于是,他连夜进宫,恳求丰元帝下旨,命元昭长住丹台山为国民、为父母兄姊们祈福,无召不许回京。

    他说姜氏就剩这根独苗了,不能任由她把自己玩没了,还怕她连累家人。

    可是,丰元帝不愿做这个恶人:

    “寡人正打算召她入宫,陪陪她姑母。再说,她离京多年,刚回来又被朕轰走,你让世人如何看待朕?少年人吵吵闹闹很正常,太子不是也罚乐安了吗?

    莫非你认为不公平?”

    “臣不敢,陛下,臣说的都是真心话。京里的生活,她不适应。与其让她搅得大家不得安生,不如让她走远点。”

    “那是你们父女的事,与朕何干啊?”丰元帝不满了,“甭说丹台山,你把她送到天边,朕也无权干涉。想让朕下旨,免谈。”

    大晚上的,还以为他有什么紧急军情要汇报。虽然定远侯无实权,可他有脑子。

    “那就请陛下赐她一道令符,让她以后有正当理由拒绝达官显贵的邀请,想回京亦能回京。世人若知晓,她爹,整个侯府也会大难临头。

    “这次只是开端,你再留在京城,必死。”父亲嘱咐,“你要牢记,他日就算听到兄姊有何不测,这道符坚决不能离身。”

    符在人在,符若不在,人必亡。

    近两年来,朝中的武将得到扩充,已有一定的规模。由于无战事,新武将是否能打,暂未可知。

    丰元帝和太子不急,可他别的子女已按捺不住磨刀霍霍,朝定远侯府露出爪牙,元昭便成了最佳目标。

    她是嫡系,又是女儿。

    她的死,既能狠狠打了定远侯的脸,又让他敢怒不敢言。毕竟,死的仅是一个女儿,他府里还有一群儿孙要顾及。

    因此,眼下最需要保命符的是她。

    这次,由季叔率侯府亲兵一路护送,五姊姊一家三口随行。卓姬不肯来,她说身为妾室,留在府里陪伴主母才是应分之事。

    兰姬也不来,她的女儿养在凤氏的长公主府,儿子和儿媳在庄子忙于农事,她又是府里的掌家人之一,哪里走得开?

    姜氏本欲随行,遭定远侯反对。

    “昭儿有符,你没符。一旦出事,昭儿必将符给你……”到时,娘俩只能活一个,他远在京城鞭长莫及。

    听罢侯爷的分析,姜氏佯装难舍孩子她爹,笑着让女儿学习独立去。

    等出了城,元昭掀开车帘,默默回头,遥望那座离自己越来越远的城池。神色平静,内心沸腾,脑海里的各种想法如惊涛骇浪般翻滚,最终归于空白。

    等情绪平复,放下帘子,端坐车里闭目养神。

    ……

    就这样,定远侯府的小嫡女安平郡主,刚回京一天就犯了错,被侯爷又罚去观里祈福了。

    至于犯了什么错,民间的百姓从说书人的口中猜测,她仗着父亲的功勋嚣张跋扈,连皇子公主都敢顶撞,活该有此一遭。

    另外,几天后的一个凌晨,曲府的大姑娘因当街逞凶,被家人送去城外的观里三年,以赎其罪。

    寅时三刻,外边天色一片漆黑,曲府的大马车里挂着一盏灯笼照明。

    “姑娘,别哭了。”看着曲大姑娘默默地掉着眼泪,被挤到前室角落的小婢女于心不忍地劝,“三年而已,眨眼就过了。”

    曲汀兰别开脸庞,抹去眼泪,掀开车帘往外边看了看。

    外头一片漆黑,如她此刻的心情一般。

    她不是哭自己被罚去观里住三年,而是哭自己受人愚弄。她视福宁郡主为知己,对方却视她为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