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堡小说网 > 修真小说 > 洪荒之牧道遂古 > 第一百零五章 · 人参果树 镇元大仙
    势镇汪洋,潮涌银山鱼入穴;威宁瑶海,波翻雪浪蜃离渊。

    气机交感之下,水火方隅高积土,北海之处耸崇巅。

    走在山间的风牧看着一幕幕丹崖怪石,削壁奇峰,地脉传来厚实的力量感。

    丹崖上,彩凤双鸣;削壁前,麒麟独卧;一派祥瑞福气的仙家盛景。

    峰头时听锦鸡鸣,石窟每观龙出入;林中有寿鹿仙狐,树上有灵禽玄鹤。

    踏在划痕清晰地石板路上,风牧来到了五庄观的近前。

    一股奇异的香味从观中飘了出来,应当是洪荒久负盛名的人参果树,是诞生于鸿蒙中的奇珍,独一无二的极品先天灵根。

    尚未得见这株传闻中的灵根,风牧首先看到栽种在观门外的红红翠翠,正是:

    仙桃常结果,修竹每留云,一条涧壑藤萝密,四面原堤草色新。

    “人族风牧,前来拜会地仙之祖、与世同君镇元子大仙,望大仙准许晚辈入内一叙。”

    整冠以待,风牧向观内拜请道。

    五庄观的大门被缓缓推开一半,两个稚气未脱的清秀道童探出身子。

    一阵微风迎门吹进,两个道童衣襟飘飘、羽袖飞展,施施然问道:

    “道兄可是人族九方君后稷?”

    “正是,牧前来拜访镇元子大仙,劳烦两位道兄引路可否?”

    清风、明月相互看了看,有些不确定地想了想,最后清风还是有些疑惑地追问道:

    “我听师兄说过,九方君是极厉害的造化人族,我看道兄只是天仙,这——?”

    清风没说完的话并不难猜,无非是认为风牧实力不似传闻中的人族九方君。

    那可是让北荒最大的两个教门都陷入窘境、无奈联手的人。

    这倒是高看风牧了,让两大教门感到棘手的是“甲子九灵”和这件灵宝普及后人皇对人族骤然提升的凝聚力,和风牧还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联.

    风牧还没想好怎么证明自己就是自己这个颇有玄机的问题的时候,明月就问道:

    “道兄远来,想必是有什么信物的?”

    两位道童算是镇元子最小的两位记名弟子了,一直在观中随镇元子修道。

    他们生性极为活泼灵动,却唯独对镇元子的吩咐极为谨慎、做事一丝不苟。

    念头一转,风牧掌中出现一枚玉佩,朝上的一面正是铭刻着“九方君”三个道文。

    清风、明月随大神通者修行,见识不浅,自然是认得的。

    玉佩上光洁如流华的人道气运也做不得假,看来来人真是人族九方君。

    缩回门后耳语了几句,两位道童点了点头,肯定了风牧的身份,完全打开了大门。

    “道兄请了,老师正在观内等候道兄。”

    跟随清风、明月走进观中,内里的墙壁上挂着浅黄色的藤蔓,开出一朵朵喇叭状的花。

    花朵晃动时发出铃铛一样的清脆响声,饱含空灵之感,煞是动听。

    步入院中,脚下传来拉扯心绪的脉动,一直往极远的深处和远方遍布着。

    这是先天灵根扎在大地之中的根须,风牧看着眼前的巨木。

    若以高大与否来论,这株灵根远远称不上巨大,不过两三人高罢了,比起洪荒中并不罕见的参天大树,个子说得上“娇小玲珑”。

    但看着细壑交错的挺拔树身,风牧还是心中生出对于自身何其渺小的感慨。

    灵根的树叶叶片颜色不一,有些是深绿色,有些则是淡绿色。

    杂糅的绿意非但不显得混乱,反而增添了别具层次感的道韵。

    “两位道兄,这便是人参果树吗?”

    “是极,前些时日老师还差我等打了树上的果子给春皇宫中的人皇送去了哩。”

    明月摇头晃脑地说道,很是自豪地看着果树。

    清风一边应和着,一边指了指周围墙壁藤蔓上的喇叭花,说道:

    “时日太短,果树上连花蕊都还没长出来,果子也是见不到的,不过这周边的灵植终日吞吐果树呼出的灵气,也有了几分相似哩。”

    却是原来这些喇叭花与人参果树上结的树花竟是十分相似的。

    花冠或成白色、或成淡紫色,中央的花蕊则是泛青的黄色。

    “多谢两位道兄赐教。”

    “不妨事,我见你眉目俊朗、华盖聚顶,在洪荒也是个有名的,老师见你欢喜,说不得还拿出珍藏的果子给你吃哩。”

    明月说话间还咽了咽口水,好似是想到了吃过的美味。

    风牧倒是没有这种奢求,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本来也不是自家的东西。

    不过这果子鼎鼎有名,真能吃的,也是能填补他一向法力薄弱的短处。

    走过庭院,两位道童领着风牧来到了殿前候着。

    清风上前对着殿中道:

    “老师,人族九方君前来拜会,我等将他领到殿前来了。”

    随后殿中就传来爽朗的笑声,半掩的殿门敞开,中气十足的话语声响起:

    “请小友进殿一叙。”

    在两位道童的示意下,风牧进入殿中,清风、明月随后一同走了进来。

    殿外的时候,殿门半掩之下风牧也看不清内里的情形,他也不会在大神通者的道场随意用神念观照,徒惹主人不快。

    来到殿中的风牧首先看到的是一个隆起的平台上摆放着一张案几,一本书卷趴在上面。

    不是铺在上面,而是趴着,就像一个生灵。

    书卷好像感应到风牧的目光,翻起一页荡来荡去,应当是在打招呼了。

    书前摆放的香炉烟雾缭绕,沉香的味道飘荡着漫开。

    案几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张巨幅画像,可惜风牧除了中间的一个“道”字,什么都看不真切,也生不出继续看下去的欲望。

    恍惚间,一道人影出现在风牧身前,挽着拂尘盘坐在一张蒲团之上。

    那道人紫金冠束发,鹤氅缀鸦翎,一身仙气无风自腾。

    面上双目闭起,明明满是沧桑感却不见半分老态,反而神采奕奕。

    风牧再次体会到了自己在族中给众人讲道前,凭空显化时众人看向自己的心思。

    “晚辈人族风牧,见过镇元子大仙。”

    向闭目神游的镇元子行礼后,就见他双目微睁,面带笑意。

    拂尘轻轻一抖,另一张蒲团出现在风牧身前,镇元子顶上神光一转,钻进天灵。

    “老道方才神游太虚,两个童儿怠慢小友了,请。”

    神光敛去,镇元子的面上越发精神了几分,笑意十足地示意风牧在蒲团上坐下。

    谢过镇元子后,风牧才在蒲团上坐下。

    一个青黄二色的玉盒出现在镇元子掌中被他轻轻推开盒盖后递了过来。

    馥郁的香气令早已没有了口腹之欲的风牧顿生万分垂涎之感,自然而然地被玉盒吸引了过去,看想静静躺在其中的果子。

    那果子本是淡绿色,在玉盒被打开之后,很快就变为了淡黄色。

    看着这与孩童样貌一般的果子,风牧心知这便是那洪荒奇珍人参果了。

    但他也没有贸然接过,反而看向镇元子,推辞道:

    “晚辈贸然来访,已是扰了前辈清净,万万不敢无端受此厚礼。”

    镇元子却没有收回玉盒的意思,只是将玉盒合上摆在风牧座前,扶须道:

    “老道神游太虚,知晓有贵客来访,为五庄观带来了一番机缘,正是应在了小友身上,因此小友不必推辞,收下便是。”

    玉盒紧闭时候,透过半透明的玉质神材,能看到其中的果子复又变回淡绿色。

    风牧心下了然,却是镇元子明了自己的来意,也感应到此举有利于五庄观。

    本身此事乃是风牧借万寿山中大神通者的势于北荒推行二十四节气之道,而五庄观能从中受益,各取所需。

    不过镇元子此举却是既表达了善意,又让风牧不得不先承了他的恩情。

    镇元子的态度让风牧更有把握了几分,也收起了身前的玉盒。

    “既如此,晚辈就却之不恭了,多谢前辈照拂。”

    思忖片刻,风牧斟酌着问道:

    “人皇陛下怜洪荒众生疾苦,开自然神灵之道庇佑众生,不知前辈对此有何看法?”

    即使镇元子给了足够的善意,风牧还是没有冒然开口直接说明来意。

    根本原因还是他与镇元子的层次相差太大,不得不足够慎重。

    “老道觉得,小友提出的二十四节气之事更有意思。”

    镇元子倒是语气玩味,直接点破了风牧的真实来意,为北荒订立节令而来。

    被叫破心思的风牧也不尴尬,反而顺着台阶、借着镇元子的话继续说了下去:

    “好叫前辈知晓,晚辈原本因为忧心如何在北荒推行二十四节气之道,后来得知前辈在北荒立下道场,这才安下心来,大为欣喜。”

    “哦?这是为何?”

    “大仙坐镇万寿仙山,一向德厚,推行二十四节气之道乃是为众生计,定然是大仙期望的,

    况且此事也确与自然神灵之事有关,晚辈也是又一场机缘赠与五庄观诸位同道。”

    前面都是恭维和废话,最重要的是后半句话,一老一少心知肚明。

    镇元子接过风牧递来的一卷竹简,轻轻抖开看了上去。

    只见竹简开篇就是:

    “灵品彰土德,流膏蕴精腴。”

    皱起的眉头随着镇元子阅览这篇风牧费尽心力构思的经文舒展开了,多了几分悦色。

    在读完最后一句“千劫万会修无极,土德坤舆本肇祥”后,镇元子合上竹简,看向风牧的目光已大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