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木凤阳和青书主仆二人穿越熙熙攘攘的行路人群,走出城门,前行数里,来到城郊之地。
既出汴州,青书便是向端木凤阳询问道:“公子,我们二人如今已经出了汴州,接下来您有何打算?”
端木凤阳思索片刻,回应道:“我打算自此南下,前往江南。世人皆道江南好,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我想去那观看小桥流水人家,看鱼戏莲叶间,看二十四桥明月夜之景!”
听闻端木凤阳所述之景,青书不觉中也是痴迷,眼神恍惚,脑海中渐渐浮现所想江南之景。缓缓道:“公子说得真好,不愧自小熟读诗书。就就去江南!我也是正想去见识一下那世人所称道的人间福地。”
二人说走就走,轻步向着南方行进。
正值初春,沿途草色青葱,野花含苞,柳条抽芽,不时还偶遇燕雀啄春泥,尽显生机。
嗅闻清新草木之气,主仆两人只觉神清气爽,舒畅之感,难以言表。
端木凤阳平日久居院屋之中,白天学习经史子集,治国论道,晚间习练武功,锤修内力,少有如此时机外出踏春。今日尽赏春光,也是心悦。
“公子,瞧,那有一人!”此时,青书忽然望见远处出现一条小溪,溪畔一人卧躺于草地之上,身旁数步之外一青牛在溪中饮水。
溪水潺潺,水质甘清,青牛四肢立于溪中大口畅饮,下身均是没于水中,凉爽至极。
端木凤阳朝青书手指方向望去,自然也是瞧见了这一人一牛。
主仆二人向前又行数十步,那草中卧躺之人察觉草声,想是来人,缓缓起身探看。
只见此人身材娇小,脸庞稚嫩可爱,想必还是少年。嘴中衔一草根,净显天真烂漫。
这少年起身站立,见到迎面而来的端木凤阳主仆二人,竟是咧嘴一笑。
端木凤阳见着少年纯真无暇,也不禁心生好感,回以笑脸,说道:“在下赵凤阳与家仆青书从汴州城来,路经此地,行路多时,只觉身疲。想问附近可否有村庄农家?我主仆二人也好前去歇息一番,吃些饭食,恢复气力。”
由于端木一姓过于显眼,天下以端木作姓的便无几人,极易被人想到汴州的大家端木世家。为避免不必要的惊恐与麻烦,端木凤阳随从母姓“赵”,化名“赵凤阳”。
“当然有了!我家就在附近。若是两位不嫌弃,可到我家一坐。”少年闻言,直声答道。
话音刚落,少年突然像是想起什么,对端木凤阳二人又道:“对了,忘记说了,我叫黄信。”
端木凤阳闻言也不推脱,抱拳向黄信答谢,便是随同而行,前去村庄歇息。
黄信走到溪边,将饮水青牛牵出,溪水清凉,青牛不愿离去,但也奈何不了主人意愿,只得闷叫一声以表不满。
黄信手牵黄牛,向前引路,端木凤阳主仆二人则是紧跟其后。
黄信毕竟年少,精力旺盛一路上喋喋不休。叽叽喳喳,说个不停。
“公子你可曾习武?”
“我有个哥哥名为黄一章。三年前,一牛鼻子老道途经我们村子,说我哥哥根骨惊奇,有习武天赋,便把他带走了。”
“唉,我兄弟二人,如今三年未见,也不知黄一章如今如何。”
“想必是不错,哥哥从小就被同村大娘夸赞聪慧,练武也必然不差。”
端木凤阳从黄信的一席话中也知晓,其有一兄,三年前被路经道长收为徒弟,领走习武。
端木凤阳回应那少年道:“我曾经也随我三叔练过些功夫,奈何天生愚笨,如今武功还是稀疏平常。”
“那你应该不如我哥,他可是很有天赋的!”黄信闻言接道,脸上难掩得意之色。
青书在一旁偷听二人谈话只觉有趣,不由憨憨一笑。
三人同行,行有两里路,忽现远处炊烟袅袅。
再向前行走百步,只见一村落缓缓映入眼帘。
黄信兴奋的用手指道到:“瞧,那就是我家村子。”说完,不由牵引黄牛加快了步伐。
端木凤阳二人也急忙跟紧黄信,随之进入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