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气堡小说网 > 都市小说 > 在将夜的逍遥生活 > 124举世伐唐
    “何事?”

    马士襄微微抬头,说道

    “回陛下,是夫子。”

    唐王的脸色变了,强挺着抬起头,焦急的问道

    “夫子怎么了?”

    马士襄有些犹豫

    “夫子,,,夫子他,,,,”

    马士襄断断续续的话语让王后听的也很着急

    “夫子怎么了?”

    马士襄还没有开口,唐王就喊道

    “说啊!”

    马士襄皱着眉毛,低声说道

    “夫子升天了。”

    这句话如晴天霹雳一般,震在了唐王与王后的心神上。

    马士襄在说出这句话后,也放松了,脸上有些浅浅的泪痕,神色悲伤的说道

    “天塌了。”

    唐王听到天塌了这句话,确定了夫子升天这一事实,对于这位从小就想拜夫子为师的皇帝来说,夫子就好像是他的精神支柱一般,如今,这根柱子倒了,唐王紧绷的神经也就断了,一口鲜血从他的嘴中喷出。

    唐王吐血的行为将王后吓了个够呛,王后急忙拍着唐王的后背,口中还在不断的喊着

    “陛下!陛下!”

    六皇子在门口听到王后的喊声,急忙跑进房间,变看到唐王口中的鲜血一直在流着,有些哀伤的喊着

    “父王!”

    然后,唐王便晕到了,而此时跪在门外的马士襄,双眼瞪的溜圆,有些不可思议。

    而此时的书院,却是另一番景象。

    夫子登天了,大师兄,二师兄以及夏宇是在夫子登天前便已经猜到夫子要登天的人,所以,还算是平静。

    但是其他人就不是这样了,五师兄和八师兄没有坐在棋盘旁,这几天,他们都没有在下棋了,在林间的棋盘上,还留着夫子为破他们残局所下的那枚棋子。

    九师兄和十师兄演奏的曲目也不再那般潇洒欢乐,而是从满哀伤。

    老黄牛还是那般,不吃不喝,趴在草地上流着眼泪。六师兄没日没夜的在打铁放打着兵器,四师兄则一直在看着自己手中的河山盘。

    七师姐或许是后山这些师兄弟间表达情感最直接的那个吧,她此时正站在二师兄身后,满脸泪水,声音哽咽。

    三师姐倒是平静了许多,毕竟她之前也有所猜测,夏宇也没有隐瞒她夫子的情况,即使这样,她仍然站在夫子见她最后一面的地方,没有半分动作。

    后山在哀伤,远在岷山的渭城也在哀伤。

    唐王清醒过后,靠在床头,坐了起来,声音沙哑的说着什么,马士襄还在门口跪着,王后和六皇子就这么听着。

    “这几年,都城里面死了好多人。我刚才做了一个梦,梦见了父王,梦见了祖父,还梦见了很多,已经离开了我们的人,现在,就连夫子,也走了。”

    王后劝慰道

    “夫子本来就不属于人间,他是去了他该去的地方。”

    唐王有些艰难的点了点头,虽然幅度很小,但还是可以看出他在点头

    “原来不管是谁,总有一天,都要面临死亡,我快不行了,夏天,我要去找夫子了。”

    王后摇了摇头

    “胡说。”

    抓紧了唐王的手,坚定的摇了摇头

    “你不会有事的,我会一直陪着你的。”

    唐王微微摇了摇头

    “天要亡我大唐,非战之罪,但即便如此,我李仲易,毫无恐惧之意,因为我坚信,唐国,必将获得最终的胜利。我,是这世间,最有权力的人,我又娶了我最喜爱的女人,她现在,她就陪在我身边,还有什么遗憾?”

    王后眼角含这泪水,嘴唇微颤

    “我有好多遗憾。”

    唐王挑了挑眉,神色疑惑的看向王后

    “嗯?”

    王后眼中的泪水不断的低落

    “我没有看到你老去的模样,我没有让你看到小六子长大成人,我最后会的,就是当初,我根本就不应该南下都城。”

    唐王无声的笑了笑,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不要说这样的话,没有当初,怎么会有现在啊。”

    唐王停顿了一下,继续说道

    “夏天,你知道吗?我见到你的第一面开始,我的四季,就只有夏天了。”

    王后也是留着泪水却面含笑意的说道

    “我见到你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我已经输了。”

    唐王乐了乐,摇了摇头

    “小六子。”

    六皇子急忙走到唐王身边,跪下紧握唐王的手

    “父王。”

    唐王看向六皇子

    “要照顾好你母亲,照顾好自己。”

    六皇子点了点头,唐王继续说道

    “听话,以后让小六子,拜大先生为师,让他好好的学习仁爱。”

    然后拍了拍六皇子脸,六皇子哭着点了点头。唐王继续说道

    “至于渔儿和珲圆,只要他们不乱来,就一定要给他们一条生路,答应我。”

    王后点了点头,脸上的流水止不住的往下流

    “我知道。”

    唐王想了想,应该没有什么要交代的了,对着外面喊道

    “老马!马士襄。”

    马士襄在门外跪着,脸上也尽是伤心神色,听到唐王叫他,急忙起身向屋内走去。

    跪在门口,对着躺在床上的唐王说道

    “臣在!”

    唐王嘴角含笑,气息却开始断断续续。

    “渭城,马士襄。宁缺信得过的人,朕也信得过。可托六尺孤,可寄百里之命。朕现在就把王位,传给六皇子李琥珀,而你,就是我遗诏的执行人。”

    王后听完这话,脸色变得惨白

    “陛下!”

    马士襄也是神色凝重

    “陛下,臣披肝沥胆,万死不辞。”

    唐王长出一口气,看着王后说道

    “夏天,走了!”

    然后闭上眼睛彻底的离开了人世。

    王后的眼泪也再也止不住了,大声的哭了出来,那哭声令人神伤。

    马士襄听见了王后痛哭的声音,有些不可置信的抬起头,双眼睁到最大,大声的喊道

    “陛下!”

    一时间,整个渭城都陷入了这种哀伤的肃杀气氛之中。六皇子和王后的哭声,传出屋外,距离渭城几里的地方也能隐约的听到。

    唐王去世的消息,很快就传回了都城,夏宇听到这件事时,也不禁吐出一口鲜血。

    神情悲伤,眼含泪光的看向渭城的方向,想要在看唐王一眼。

    夏宇很小就可以自由出入书院后山,因为生母的关系,和宫中的关系也一直很好。

    作为一个后背,又被夫子重视,唐王自然对夏宇是极好的。

    夏宇在唐王面前也不怎么拘束,在唐王的御书房里偷吃东西更是常态,唐王也乐的纵容夏宇。

    所以夏宇对唐王也是有着一些感情在内的。如今,夫子登天,夏宇本就心神哀伤,精神不振。

    如今在听到唐王的噩耗后,两件事的伤痛加在一起,一遭向夏宇涌来,即便是夏宇如今的修为,在这种心神上的伤痛中,也无法避免。

    夏宇回忆着最后一次见到唐王,或许还是和宁缺一同前往烂柯前在皇宫中见的那一面,当时自己还拍胸脯说可以保护好宁缺和桑桑的,结果却造成了如今这般情形。

    夏宇很是伤心,夫子对他来说就如同以为祖父一般,很是照顾他。

    早在夏宇从莫干山上出来后,在世间游历,夫子就时常隔空和夏宇交谈,教着夏宇各种知识,同时也在保护着夏宇不受到伤害,不会在外面吃亏。

    要知道那时候夏宇才八岁啊,直到夏宇十三岁才第一次回到长安,在这期间的五年里,一直陪伴夏宇的就是夫子和大师兄不时的传声,不时的教导。

    所以,对待夫子和大师兄,夏宇与对待他人自然是不同的。

    而唐王,自小便很是疼爱夏宇,或许这里面有着夫子的关系在,但是,唐王对夏宇再说也是一个慈爱的长辈啊。

    要知道,哪怕是现在夏宇也才只有十九岁,或许这些年的修炼,战斗让夏宇看着很是成熟,但是这也改不了夏宇才十九岁这个现实。

    当然,这是在不算前世的时候,但是,前世的夏宇的心理其实很是畸形的,上面有着三个哥哥姐姐,各自都已经有了自己的未来,父母的年岁也很大了,对与他们兄妹两个的照顾自然不会很全面。

    很小就和那些社会上的小混混混在一起的夏宇,他的心理自然不会很健康,在夏玄自杀后,他的心理问题也就彻底爆发了。

    所以,不健康的心理,再加上早年间便已经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黑暗的夏宇,对于那个时候的那几道光芒很是看重。所以,在今天,这些光芒消失的差不多时,才会伤心的口吐鲜血。

    最近,夏宇都是一个人呆在思过崖的,大师兄知道夏宇的心情也不好,便不然大家上来烦夏宇,即便是山山,最近也只是接替了夏宇和三师姐的工作,在教导几位弟子罢了。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夏宇一直在思过崖没有下山,如果不是如今夏宇的修为,已经可以做的一些简单的辟谷,山山都会担心夏宇会不会饿死在上面。

    而宁缺呢,如今却在荒原,不断的找寻着,或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在找什么。

    明明是亲眼看见桑桑和夫子升天,看到了夫子所化的明月,却仍然不去相信,一直追逐着天空中的那一轮明月,口中还在不断的喊着老师和桑桑。

    从西荒追到了荒原深处,追到了天弃山,又从天弃山追到了雪峰,追到了热海。

    就这么一直的追着,也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直到这天,宁缺仿佛听到了夫子的声音。

    “小十四!!!!小十四!!!!”

    声音不断的回响,宁缺丢掉了手中用来支撑自己的木棍对着天上的月亮行礼。

    宁缺开始振作,开始向着唐国走去。

    而此时,这世间,以常宏大的战争也开始打响。

    隆庆所在的金帐王庭开始出兵,燕国求援。

    唐国派出了重甲玄骑支援,但这不过是隆庆,崇明和燕王一起设下的全套。

    最终,在成京围杀了唐国的冼植朗将军以及他麾下的四千重甲玄骑。

    之后,世间大小诸国接连向唐国宣战,举世伐唐,就此开始。

    如今的唐国,因为之前的强大,以及夫子的庇护,渐渐的以及开始骄傲,在加上李珲圆的庸政,变得岌岌可危。

    夏宇的白骑,在夏侯和前来实修的司徒依兰的带领下,在贺兰城和金帐王庭的部队交战。

    镇西军同月轮国在葱岭交战。

    同时,朝小数也前往了皇宫向李渔请了两道旨意。

    一道圣旨给了鱼龙帮,如果都城被西陵奸细挑弄混乱,帮中的人方便出面处理。

    第二道圣旨请求临时之权,统辖骁骑营上下,带着骁骑营前往唐国东北,和燕国大军交战。

    李渔本来想的是放纵这些燕国的草原骑兵入侵,只要他们抢劫的越厉害,烧杀的越厉害,他们的行动便会越迟缓。

    他们就如同贪心的动物一般,最后累的不行,无法威胁到唐国的都城,以及唐国最繁荣富庶的地方。

    但是这对与朝小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大唐不止有都城,那些老弱妇孺也是唐民,那些田野村庄,破落小城也是唐地。

    唐人的血不会白流这是每一个唐人心中的执念,朝小树在来长安前,先去了趟成京,击杀了燕国先王,给冼直郎以及重甲玄骑的将士们报了仇。

    如今,他的行为便是要让唐国东北这片土地声的人们知道,唐国没有忘记他们。

    因为朝小树的举动,唐国上下也是一片动容,无数的退役将士,无数的青壮少年,带着自己的砍刀,铁耙等工具,走出家门,来到了唐国的东北这片土地。

    但是,让唐国受到最重的伤害的确实唐国的清河郡,清河郡一直都是唐国的大郡,李渔的生母,夏宇的生母,都是来自清河郡。

    清河郡独特的地位使得那里有着十万州军,原本,这十万州军如果和联合诸阀的三万庄军,同水师诸部紧密配合,将西陵和南晋的联军挡在大泽以南便没有那么难了。

    但是清河郡反叛,在崤山设伏,诛杀唐国许世大将军及其亲卫。

    唐国的防卫出现了漏洞。

    而此时的书院,却没有出手帮助唐国抵御外敌。

    这其中有着夫子离去的伤痛,也有着李珲圆继位的不正统。

    并且师兄还带着惊神阵的阵眼杵在都城寻找漏洞,并没有在书院中久留。